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精准施策与科技赋能“双轮驱动”供水管网漏损治理
时间:2025-07-17 17:02 文号: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实施全面节约战略,降低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缓解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福州市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精准施策与科技赋能“双轮驱动”,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落实、齐抓共管的漏损治理模式。

  一、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多方协同工作格局。 

  福州市成立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工作专班,明确成员单位责任分工,建立健全漏损治理长效管理机制,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落实、齐抓共管的漏损治理模式,全方位推动治理工作。

  (二)动态评估管网,推进老旧管网更新改造。 

  基于供水管网探测和评估诊断结果,对超过使用年限,材质落后或受损失修的供水管网进行针对性地更新改造。为解决传统开挖施工面临的管位空间资源有限、占道破路困难等问题,积极探索创新施工技术,运用不锈钢内衬修复、原位热塑成型、元固化等管道非开挖修复工艺,为老旧管道实施“微创手术”。

  (三)“三中心”调度,快速处置全方位保障。 

  搭建涵盖告警中心、事件中心和模型中心三大核心模块的综合调度体系,实现“从源头到龙头”的全方面掌控,实时发现爆管、偷漏水和阀门异常操作等异常情况,并通过方案模拟、调度决策及工单派发,形成供水调度的“眼、手、脑”新模式。

  二、实践效果

  (一)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情况得到有效控制。 

  通过技术创新、精细管理与数据赋能多维度攻坚,福州市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由2020年的7.58%降低至2024年的5.9%,爆管率由2020年的0.027次/年/km降低至2024年的0.015次/年/km,有效提升城市供水安全。

  (二)漏损治理经验连续两年获住建部推广。 

  作为全国漏损治理重点城市,福州市持续为同类城市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福州经验”。其中:“完善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开展分区压力调控”“健全水价形成与调整机制”“建立漏损控制管理制度”“健全控漏激励机制”等5项经验做法入选2024年住建部《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开展管网动态评估”“建设漏损控制智能平台”“加强组织领导”等3项经验入选2025年住建部《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第二批)》。

来源: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