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创新引入“全息+AI”,驱动“治水”变“智水”
时间:2025-05-16 10:38 文号:

  城市水系管理和内涝整治工作与民生紧密关联,历届福州市委、市政府以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深改委会议精神,积极响应国家数字化转型号召,坚持守正创新,强化数字赋能,创新引入水淹模拟分析、AI积水成因等技术研判水情,辅助调度决策,升级建设城区水系调度系统3.0版本,致力于构建具有韧性的生态低碳城市水系,守护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

  福州市通过城区水系科学调度系统3.0将全城水系要素以三维建模、智能分析等技术在一个平台直观展示,分屏集成核心的业务信息及指挥调度功能。同时打破数据壁垒,接入平安福州12万路的视频,汛时通过视频直观掌握城区内河、积水情况;与气象部门共享实时数据,研判雨情雨势,为管理人员的精准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可视化数据支撑。

  一、雨前,气象大数据结合水淹模拟分析,预测预警、预排预泄。一是预测预警。整合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实现对城区1000多个库、湖、河、池、闸、站的精准管控。通过85个雨量站、390个水质水位、750个路面积水、1604个管网水位监测点等,实时掌握全市重点水系运行状况。二是预排预泄。在此基础上,雨前和气象局沟通会商,共享预计降雨量和预计降雨时长数据,输入三维模型并计算,结合库湖水位通过水位预测进行水淹推演并综合研判,从而提前对水体进行预排预泄、腾出库容。同时还关联水体周边的最不利点位,可快速判断积水点位及淹没深度,针对性开展布防工作。三是全城布防。在布防工作方面,主要依托于“一张图作战”指挥系统,将城区划分为13个巡查单元,实行网格化管理,每个单元都有一支相对应的路面积水巡察小组和责任人,当启动排水防涝应急响应时,各小组将快速到位开展网格化处置工作。为了保障城市的生命线工程稳定运行,中心还布设了30个值守点和10支党员突击队,实现“调度指令可直达、处置过程可追溯、防汛责任可考核”的应急调度实效。

  二、雨中,积水全息监测预警结合远程自动化控制系统,高效调度泵闸。一是应急处置。福州市应用超声波+视频融合感知技术,结合已建设的智慧灯杆等城市基础设施布设75个积水监测预警点位,从而快速开展路面积水的应急处置。积水监测预警系统结合“一张图作战”应急指挥体系对人员、物资、设备进行网格化应急部署,监测系统中积水图标根据水位变换相应的颜色并预警,网格化人员及时调度到位,开展应急处置,同时现场的监控设备自动启动抓拍和巡查功能,实现“设备预警、AI巡查、视频复核”。二是远程控制。同时对全市水系工程要素进行自动化改造,建立远程监测与控制系统,可对全市库湖池河闸站进行远程自动化控制,满足水系工程要素的指挥调度要求,大大提高降雨过程中应急调度的时效。

  三、雨后,历史反演结合AI积水成因分析,提高城市应急排涝能力。降雨过后,预警解除,根据实际情况恢复纳潮引水,充分利用闽江潮汐、群闸联动,每日两次把闽江水引入城中,保障水多水动。并且,在建立城市高精度地表竖向高程模型和地下排水管网三维的基础上,及时利用历史反演分析模块进行复盘与总结,输入历史的有效降雨数据,河道水位、路面积水等数据随之发生变化,通过AI积水成因分析,将道路积水与排口、管网关联分析,从而判断积水原因,有效辅助防汛防涝指挥决策,改进应对措施,提升整体的排涝能力。

  福州市水系科学调度系统多次获世界智慧城市(中国区)大奖及其他优秀奖项,深耕细作,笃行致远,科学调度系统将致力于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城区各类水系要素虚拟现实与调度控制的创新融合。福州市通过治水手段与数字技术的不断融合、大胆创新,不断把内涝治理工作推上新的阶段,以卓有成效的探索实践,生动诠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提高城市韧性。

来源: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