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围绕质量强国、质量强省建设要求,持续创新监管机制,通过系列举措推动地铁建设提质增效,取得显著成效。
一、建设成果丰硕,惠及民生
福州地铁建设持续突破,目前已开通1、2、4、5、6号线,进入五线轨道交通时代,运营里程达139公里,车站总数102座,稳居全省首位。滨海快线计划8月25日开展初期运营前安全正式评估。
二、创新管理举措,筑牢质量安全防线
(一)强化监管体系,压实安全责任
落实主体责任:推进参建单位使用闽政通APP“四不两直”系统自查;制定《福州市地铁项目建设单位量化考评办法》,强化建设单位首要责任。
(二)创新服务机制,提升管理效能
优化服务架构:成立地铁建设体系化监管服务领导小组,实现“一个窗口”服务,协调解决管线迁改、工程档案等难题,创新监管服务模式。
完善制度保障:建立《地铁工程质量安全日常检查基本内容》等10项工作机制,形成“负面清单”;开展安全生产“百日行动”专项行动,涵盖危大工程安全风险、起重机械规范作业、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高处作业、有限空间作业、质量员和安全员职能强化等内容,精准管控风险。
(三)借力技术资源,破解专业瓶颈
引入第三方服务:委托设计、运营单位及第三方机构开展机电系统监管,既缓解人员压力,又利用技术优势提升监管质量,实现福建省地铁技术咨询服务零突破。
培育专业人才:针对机电专业人员不足问题,邀请福轨院专家培训,组织监督人员“跟班学习”,打造本土专业队伍。
运用智慧平台:利用省轨道交通监管一体化平台,实时管控工程进度、安全质量,提升管理科学化水平。
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持续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在保障质量安全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地铁建设,让日益完善的轨道交通网络更好地串联城市发展脉络,为市民出行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服务,助力福州城市建设迈向更高质量发展阶段。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